流感高发季来袭:疾控局与深圳卫健委联合提醒,“疫苗接种+奥司他韦”是关键防线

发布时间:2025-11-10   来源:未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年的流感季节来得更早、传播更快。随着气温下降和国际交流增加,多地出现学校停课、儿童病例上升等现象,防控压力骤增。国家疾控局与地方卫健部门近日连续发声,呼吁公众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并在出现高风险接触后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和治疗。

全球流感形势严峻,亚洲多地提前进入流行期

据媒体报道,日本自10月初已进入流感季,比往年提前约五周,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1000所学校因流感停课或调整课程安排。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同样面临挑战,全国累计超过6000名学生感染,部分学校被迫暂时关闭。

我国疾控系统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南方多地流感活动显著增强,北方部分地区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香港一名13岁女孩感染流感后仅7天不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专家判断,受国际人员往来恢复及秋冬季气候变化影响,预计全国流感高峰将出现在11月底至12月中旬。

国家疾控局发布防护要点,强调科学预防

11月3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应对流感防护要点》,提出“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的总体思路。文件指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未接种或尚未建立免疫屏障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在与流感病例密切接触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且服药时间不得晚于暴露后48小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减毒活流感疫苗与奥司他韦之间应保持时间间隔——接种后两周内不宜服药,而服药48小时内也不应接种减毒活疫苗。若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则无上述限制。

流感毒株变异:公众免疫水平或下降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今年流行的主要毒株已由去年的甲型H1N1转变为甲型H3N2。这意味着部分人群对当前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较低,感染风险有所上升。

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起病急、症状重。患者常伴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和明显乏力,而普通感冒则以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或有慢性病史者,更易出现并发症,家长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儿童治疗方案:奥司他韦仍为首选

深圳市卫健委在近期推文中指出,儿童若出现持续高烧、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经医生确诊为甲流或乙流后,可规范使用奥司他韦治疗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说明,奥司他韦胶囊或颗粒剂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则可用于2周龄及以上婴幼儿。但对药物成分存在严重过敏的个体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遵医嘱调整剂量。临床数据显示,该药总体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轻度恶心、呕吐等,通常可自行缓解。如出现严重过敏或神经系统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多层防护体系:疫苗接种之外的自我保护

除疫苗与药物外,疾控部门提醒公众保持良好的日常防护习惯,以降低传播风险:

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减少飞沫传播;

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居家观察,减少与家人密切接触。

医疗机构方面,也被要求继续加强预检分诊制度,保障患者与陪护的防护安全,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科学防控、无需恐慌

面对今冬的流感高发期,疾控部门呼吁公众切勿轻视“感冒样症状”,应根据官方指南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早接种、早发现、早治疗,在“疫苗+药物+防护”三重防线的作用下,有效守护个人与家庭健康。

 

来源:

国家疾控局《应对流感防护要点》(2025年11月3日)

深圳市卫健委《已有1名儿童死亡!从发病到不治,仅仅7天!流感凶猛,千万小心》(2025年11月5日)

新华社《生活观察丨流感季即将到来科学防护保健康》(2025年10月26日)

央视财经《超1000所学校停课!日本发生了什么?》(2025年11月4日)

学生健康报《流感高发期来了,防护要点要记牢》(2025年10月22日)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