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与企业界共同推动高磷血症诊疗转向“主动管理”

发布时间:2025-11-08   来源:网络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磷危不惧,肾券在握”肾病透析患者关爱活动在第八届进博会上举行。医学专家与企业界共同推动中国高磷血症诊疗从传统的“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致力于实现诊疗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助力患者实现更优治疗结局。

共同倡议现场

在关爱活动上,各方发起“关爱肾病透析患者”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透析患者的长期健康与生活质量,持续践行企业责任,传递人文关怀。

在本届进博会上,复星医药重点展示了肾病领域的创新产品——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该药物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磷吸收抑制剂,开启了多种机制协同降磷的新阶段。

高磷血症管理,创新药物为高磷血症管理提供新选择

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袁伟杰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袁伟杰教授表示,目前我国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患病率高达76%,然而血磷达标率仅30%-40%1、2是国家质控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也是目前临床遇到的CKD并发症的难点之一。

盐酸替那帕诺片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磷吸收抑制剂,其用于控制对磷结合剂疗效不充分或不耐受的慢性肾脏病(CKD)成人透析患者的血清磷水平,开启了多种机制协同降磷的新阶段,为中国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盐酸替那帕诺片于2025年2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必成教授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必成教授指出,现有降磷药物存在疗效局限、可能加重便秘、口服药片数量多等局限性,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盐酸替那帕诺片能显著提升血磷达标率至70%以上,且药片小、数量少,并具有改善便秘的潜力,为高磷血症管理提供了全新武器3

袁伟杰教授强调,围透析期(eGFR<15ml/min/1.73m²至初始透析后3个月)是CKD管理的关键窗口。新指南全面涵盖了血管通路、并发症管理等多个方面,并在CKD-MBD的血磷管理部分明确指出,可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使用磷结合剂与磷吸收抑制剂4,为盐酸替那帕诺片等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权威依据。

进博会加速创新疗法惠及中国患者

复星医药国内营销平台联席总裁兼战略市场部总经理刘焰女士表示,复星医药致力于成为中国肾病领域“全方位、全周期”健康解决方案的引领者。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CKD肾病一体化管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学界、医界、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构建一个‘医者善治、患者善行’的肾病健康新生态。”

复星医药国内营销平台联席总裁兼战略市场部总经理刘焰女士

刘必成教授表示,进博会确实发挥了“加速器”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临床医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全球最前沿的创新药物,患者也能看到新的希望。像盐酸替那帕诺片这样的“进博宝宝”,从在进博会亮相到在中国获批上市,再到即将开始商业化供货,整个过程都体现了中国速度。

袁伟杰教授指出,进博会为中国的肾病治疗打开了一扇“机遇之窗”。通过这个平台,不仅第一时间接触到了创新药物,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中国肾病诊疗理念的更新。这些创新药物的快速引进,让中国的肾科医生能够与国际保持同步,为患者提供更个体化、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关注患者体验,提升生活质量

刘焰女士指出,“除了提供药物,我们更关注诊疗生态的构建。这包括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我们正在探索如何结合数字化工具,为患者提供从院内到院外的长期管理支持,打通规范诊疗的‘最后一公里’。”

刘必成教授强调,现代医学发展的目标,恰恰就是为了解决患者遇到的实际难题。治疗不能只看化验单上的数字,更要关注患者的生活感受。现代的肾病管理理念强调“个体化”和“患者体验”,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众多治疗策略中,帮助选择一种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能尽可能减轻负担、提升生活质量的方案。

袁伟杰教授表示,血磷管理是一场需要患者和医护团队并肩作战的“持久战”,及时的沟通和长期的依从性是胜利的关键。现代医学的进步,正在不断提供更友好、更有效的管理策略,不仅仅追求把血磷降下来,更追求在达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提升生活质量。

随着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提高,中国透析患者的治疗达标率和生活质量都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是医学专家和企业界共同期待的结果。(完)

[1] Liu ZH,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8.

[2] 陈香美. 2024年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报告.

[3] Nitta K, et al. Kidney Int Rep. 2023.

[4] 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5.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