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抗癌人生:要活着,还要优质地活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未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约为35.7万例,死亡病例数约为7.5万例,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而数据背后是一个个正与乳腺癌顽强抗争的患者,以及默默支撑她们的家庭。

刚过完 75 岁生日的张阿姨,是位有着三十余年抗癌史的 “老战士”。

1993 年,她首次确诊乳腺癌,随即接受右侧乳腺手术,术后又完成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方案。病情稳定后,被疾病打乱的生活重新回归平静,日子慢慢找回了往日的秩序。

转折发生在 2022 年——意外再次降临,CT 检查显示她出现肝脏与骨转移,2023 年肝脏病灶更是快速进展。雪上加霜的是,原有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不佳,而对于静脉化疗,因曾有过化疗经历,张阿姨内心充满抵触。一时间,她的抗癌之路陷入了两难困境。

是再次承受治疗的痛苦以延长生命,还是放弃治疗、守住当下的生活质量?这样的艰难抉择,不仅张阿姨要面对,更是众多患者心中的两难。

张阿姨选择了“放弃”。

但是她的女儿和爱人却没有放弃,张阿姨的女儿一直在查阅乳腺癌的相关进展,并且和医生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这样的坚持与努力很快有了回报。

“这个患者很幸运,是第一批运用新一代ADC药物的HER2低表达患者。”江苏省人民医院黄香副教授表示,“既往HER2低表达患者被归类为HER2阴性,没有对应HER2靶向药物的有效的治疗选择,患者的获益也非常有限。而创新ADC药物给了这类患者新的治疗机会与希望。”

家人的支持将张阿姨从放弃的边缘拉了回来,医学发展更是满足了张阿姨守住当下生活质量的愿望,创新治疗方式的出现,让 “活得更长” 与 “活得更好”,从此不再是需要取舍的选择。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表示,今年医保目录更新,将创新ADC药物纳入其中,将会有更多患者从中获益。这也是创新药的意义所在,让医生和患者都能有得选。同时,她也提及,随着乳腺癌的慢病化发展,患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因此在推动创新治疗方式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在治疗之外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及其家庭理解疾病、提升治疗依从性,殷咏梅教授牵头出版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手册-乳腺癌2025版》,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权威的、易懂、实用的肿瘤治疗、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创新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更优质地活着。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