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海洋馆2025年首只巴布亚企鹅幼雏破壳 中原最大巴布亚企鹅种群再添新丁

发布时间:2025-11-13   来源:未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5年11月13日,郑州海洋馆传来喜讯,本年度首只巴布亚企鹅幼雏成功破壳。这只新生的企鹅宝宝体重为83.49克,身披柔软的灰色绒羽,馆方对其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护,确保其健康成长。随着这只幼雏的诞生,郑州海洋馆累计人工繁育巴布亚企鹅数量已达到10只,正式形成了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巴布亚企鹅种群,标志着该馆在巴布亚企鹅人工繁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2025年企鹅繁育季,郑州海洋馆企鹅种群共产下14枚企鹅蛋,受精率超过九成。此次首枚蛋的成功破壳,为整个繁育季开了一个好头,其余受精蛋也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陆续进入孵化出雏阶段。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馆方多年探索并实践的“亲鸟+人工”双轨孵化模式。在孵化前期,充分发挥企鹅亲鸟的自然孵化本能,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孵蛋;而在孵化后期,则将蛋小心移入恒温恒湿的专业孵化器中,通过对温度、湿度、翻蛋频率等关键参数的精准控制,显著提升了整体孵化成功率,为幼雏的顺利诞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给企鹅营造最适宜的生存与繁殖环境,郑州海洋馆持续优化升级极地环境系统。企鹅馆内温度严格控制在-2℃至2℃之间,水域温度保持在8℃,光照系统则完全模拟南极地区的季节周期变化,力求最大限度还原企鹅原生的生态条件。在饲料方面,以企鹅喜食的磷虾、多春鱼为主,并在繁殖季节特别添加钙质与复合维生素,确保亲鸟及雏鸟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此外,企鹅的筑巢鹅卵石也会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为它们营造安全、舒适的繁殖位点。

 

 

郑州海洋馆在南极企鹅繁育领域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23年11月30日,“郑小海”的成功破壳便填补了中原地区南极企鹅繁育的空白,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如今,2025年新生的企鹅幼雏正是沿用并升级了“郑小海”的成功技术路线。通过对“郑小海”生长过程中的胚胎发育曲线、育雏营养配方、病害防控方案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校准,本次繁育的成活率再创新高。新老企鹅之间,无论是“师徒”般的经验传承,还是“伴生”般的种群壮大,都共同见证了郑州海洋馆从“零”开始,逐步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实现10只人工繁育南极企鹅这一跨越性发展的全过程。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极海冰提前破裂,严重影响了野外企鹅的繁殖成功率和生存环境。在此背景下,郑州海洋馆建立的稳定人工企鹅种群,不仅为南极企鹅的迁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备份”资源,也能为科研单位提供关于企鹅生长发育、行为学、繁殖生物学等方面的珍贵一手数据,从而助力全球极地生态保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展望未来,郑州海洋馆将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致力于将场馆打造成为集公众科普教育与科研资源共享于一体的重要平台,持续为守护蓝色星球上的极地生命贡献力量。馆方诚挚欢迎广大游客莅临企鹅岛,共同见证这个南极企鹅家族的不断成长与壮大。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